欢迎您访问北京唐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用户名 密码 登录注册
新闻动态

行业新闻

您现在的位置 >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新闻

5大社谈馆配市场跃升之道

发布时间:2020-03-11  来源:

在上升榜上,位列总榜第88名的四川人民出版社码洋排名同比上升最快,以上升100名的成绩居于榜首;学苑出版社、广东人民出版社、天地出版社、浙江文艺出版社分列第2、3、4、6名,排名分别上升了89名、46名、41名、29名。我们对这些排名靠前、表现突出的出版社进行了持续追踪和采访,得到了他们开诚布公的经验介绍,希冀对耕耘馆配市场的业界诸君有所启迪。

学苑社:“双效”好书出版与市场开拓并重

■孟  白(学苑出版社社长)

学苑出版社致力于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,以传统医药、戏曲、民间和民族文化、文史典籍、边地历史、历史景观、文物考古收藏等领域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出版方向,在学界获得广泛好评,在海内外赢得广大读者。

整体来看,学苑社2018年出版品种规模平稳,2018年版图书在馆配系统最受欢迎的依次有以下几个类别:戏曲文献,古籍和地方志,藏学研究文献系列,《中国大通史》,“故园画忆”系列及其他历史景观绘图作品,“中国近代地方戏曲剧本”丛刊,民国话剧史料汇编,中国京剧史料编年等。图书馆采购我社的图书,偏好成系列的、文献价值高、有保存价值的图书,所以我社在大众市场销售量非常大的中医药等书,在馆配市场码洋占比没有那么突出。

2018年,学苑社推了一套“双效”好书《中国大通史》,在图书馆反响很好,已经卖了500多套。这是一套详细、系统地反映史学界改革开放40年来研究成果的中国通史著作,共1700万字。这套书从1995年策划起,便得到了包括戴逸、张岱年、钟敬文等老一辈学者的支持和关注,2008年我们接到书稿,组织作者、编审校,共有180余位历史学以及考古学、哲学、民俗学、人类学、地理学等学科的骨干学者参与撰写,历经23年才最终出版。这套书非常适合图书馆收藏和研究,也适合造诣较高的非史学专业研究者和爱好者阅读。今年,我们还将有一系列的精品大书推向市场,如“中国地方戏曲剧本”丛刊第二辑、“中国华东文献”丛书(二编)、《上海市政府公报》(1912~1949)、《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绘谱·第一卷蕨类植物、裸子植物》、《北京周边山区历史景观图》、《中国地方志荟萃 ·西北卷》(第二、三辑)、《中国濒危植物绘谱》等。

在出版品种平稳的情况下,市场排名迅速提升,应与我们以下几个工作方向有关。2018年,我们在信息渠道上加大了传播力度,向100多家重要的公共馆和高校馆推送和介绍我们的图书信息,从收到的馆配商的订单,也能看到这种直接传递信息的有效性。我们增加了馆配会的参会次数,比上一年多了一倍,这些工作也能从订单中体现出来。同时,我们非常注重书的宣传营销。过去我们参加馆配会比较少,是考虑到馆配市场图书折扣低,还有一些营销费用的支出,但根据形势变化,我们做了相应的调整,显然在馆配市场是有成效的。

天地社:战略重组实现倍增发展

■陈   德(天地出版社副社长)

2017年初,作为振兴四川出版的重要举措,新华文轩推进了天地出版社与华夏盛轩的合并重组,将天地社打造成为四川出版的品牌出版社。战略重组后的天地社,在出版规模、销售规模、开卷综合市场排名及经营利润连续两年同比实现倍增发展,正向全国品牌出版社大步迈进。2015年,天地社动销品种数1311种,2016年1776种,2017年增加至2471种,2018年动销品种数是3358种,实现快速增长。

近两年,天地社推出了大量叫好又叫座的双效图书,引发业界普遍关注,其中,《中国文学史》荣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,《中国藏地考古》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提名奖;《红船》《水拍金沙》获得四川省第十四届“五个一工程”图书奖和组织工作奖;“华西坝文化”丛书(第一辑)入选2017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,《我的1997》入选中宣部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“2017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”和“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”。

战略重组后的天地社,团队深度融合,经营创新发展,产品精彩纷呈。天地社秉持“三精”出版理念,从内容资源、IP经营、渠道建设、体制机制、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,创新经营发展思路,谋求发展新格局。

浙江文艺社:做好“三个执行”

■郑  重(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)

浙江文艺出版社在馆配市场取得好成绩,我认为有三方面原因。

首先,执行了产品战略和产品线战略的思想。这些年我社的产品线建设,一直坚持“三品”的产品战略,即注重内容的品质、图书的品相和市场的品牌,不断夯实和积累五大产品线。我们聚集了很多名家尤其是“头部”作家资源,如以中国文学为代表,作家莫言的作品独家落户到浙江文艺社。在散文品牌资源方面,集聚了国内中国文学方面几十位散文名家的作品。在外国文学方面,也有很多“头部”作家的资源积聚,推出一批获得国际大奖的外国文学佳作。我们的五大产品线还有网络文学产品线,推出了以《甄嬛传》《芈月传》等作品为代表的流潋紫、蒋胜男、天蚕土豆、施定柔、吱吱等一批网络文学名家的作品,阵容强大。我们一直有名家青少读物产品线,如杨红樱、沈石溪,还有孙云晓、卢勤、孙幼军、张天翼等一系列名家作品。还有文化类、文史类产品线,如百家讲坛的易中天、钱文忠等文化明星,以及以畅销书《埃及四千年》等为代表的引进版文化产品。综上,我们按照产品战略、产品理念,近几年在五大产品线上集聚了1000多个动销品种,有了以这些品种为基础的产品集聚,在馆藏销售上,码洋大幅增长顺理成章。

其行,执行产品线的矩阵建设思想。产品线建设要有宽度、高度和长度,因为零星产品的推出,不能形成产品线矩阵,不能形成市场品牌。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是“一个抱团打架、分灶吃饭”的竞争过程。一条产品线的规划要有几十个品种,这些品种的推出要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的客观规律,不断推陈出新,并带动前面产品的销售。也因此,每一个产品线上都要有冲锋陷阵的畅销品牌来引领。如在中国文学板块,除了以莫言为代表的畅销作品打前阵,还有一批常销书,所以合理的结构设置会让产品线形成合力,形成品牌,产品在大众市场和馆藏市场的畅销也就又一次顺理成章。

再次,执行渠道建设。多年前,我们提出了“四个维度八个基本面”的渠道建设:省内和省外、新华和民营、线上和线下、零售和团购,不断加强通路建设。无论是新华系还是民营馆配商主办的馆配会,我们都进行紧密的业务对接。

我们还注重宣传营销。好产品之外,还要有好的宣传,要把产品的内容、卖点,精准地传达到位。在各大媒体的好书推荐榜上,我们有越来越多的好书上榜,这往往是馆配商以及图书馆采配人员的风向标。

所以,馆配市场的增长,其实是窥豹一斑,是出版社产品的文化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综合体现,是体现出版社综合实力的一个指标。

广东人民社:通过改革与布局重焕生机

■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  夜  雨

广东人民出版社作为一家地方出版社,为何在馆配业务上有突出表现?我们在对广东人民出版社副社长陈志强、馆配经理汪琼采访后发现,出版社应势而行的战略改革和员工到位的执行力,是其成绩单亮眼的重要原因。

2017年,广东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、社长肖风华提出了“三年再造一个人民社”的概念,对这家老牌出版社进行了一次锐意进取的“创业”改革。通过一系列改革的布局,倒逼高质量发展,让这家老牌社重焕生机。

为了应对市场的变化,2019年,广东人民社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了调整,成立了新出版传媒分社、融合发展分社以及发行公司,增加了人员编制,分工更细致。其中,发行公司原为广东人民社运营中心,由出版社职能部门转变为独立实体公司,通过市场化的运营机制,打通渠道,做大做强出版社图书发行业务。渠道之外,在内容生产方面,以市场为导向,紧随图书馆数字化发展进程,快速推进数字化销售方式。并成立宣传推广部门,提升出版社品牌力。

在馆配领域,2018年,广东人民社专门成立馆配小组,对业务进行分工,对客户进行条理化划分,制定更灵活的应对策略。另一方面,加大对业内展览、交流会的参与力度,对出版年限较长的图书实施灵活多变的销售、宣传策略,这些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此外,重视大型馆配会,图书编辑与馆配团队同行,向图书馆人讲解图书,对大型民营馆配商的业务员做产品培训,让书能快速找到匹配的馆配对象。

随着馆配队伍的重组建立,广东人民社的大码洋图书销量大增,如《容庚藏帖》《清车王府藏戏曲全编》《客家珍稀谱牒文献丛刊》等高码洋图书销售良好,其中,馆配经理汪琼对这类书的推广很有经验。自2017年始,经她推介的29.8万元《容庚藏帖》已经发售了21套,作为大码洋书的“幕后推手”,她介绍了自己专业、细致的9大经验。

在她看来,大码洋图书的销售主要针对馆配市场,因此首先需要了解公共图书馆的馆藏收录方向,高校馆专业对口情况、重点学科建设等情况,如是才能与大码洋图书进行匹配式推荐。第二,举办交流会,直面图书馆采编部、古籍特藏部,通过古籍编辑的详细介绍,突出书籍的精华部分,如:唯一性、文献价值、收藏价值等,才能快速促成订单。第三,专家推荐很重要,有学术需求是促成购买的有力保障。图书馆注重实用性、使用率,如果是光藏不用也不轻易买,所以找对应专业的高校院系老师进行推荐采购的可能性比较高。第四,要了解图书馆经费情况,考核评估情况。第五,与馆配商建立良性合作关系,政府采购的实施需要借助他们供货。第六,馆配人员要勤跑图书馆,收集图书馆的相关信息,为出馆配需求的书提供一手资料。第七,建立馆配服务交流群,实时掌握供需信息。第八,各种订货会期间,增加图书曝光率让书变得脸熟也很重要。最后,上万元的图书的购买,图书馆需要多位专家的论证环节,跟进1年左右才成单比较常见,所以耐心也很重要。

馆配业务是广东人民社的重点工作之一,据悉,2019年,在继续提升人员业务素养的基础上,将进一步增进与图书馆的洽谈和沟通,联合友社在重点省份进行巡回图书产品推介,并将此策略长期化。客户拓展方面,定制更加灵活的政策支持,对中小馆配商则增加馆配人员沟通的下沉力度,尽可能拓展业务触角。

四川人民社:以“三精”精神深耕市场

■周晓琴(四川人民出版社营销中心主任)

四川人民出版社是一家综合性出版社,出版范围涉及政治、历史、哲学、经济、宗教、文化、文学等方面,以社科、文学两大产品线为主。这些产品都非常适合馆配市场,我们也在有针对性地依据需求打造相应的图书产品,适合馆配渠道的产品线逐步增多,精品也越来越多。如这两年推出的符合时政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产品,又如“读点国史·辉煌年代国史”丛书,一推出就颇受市场欢迎。

随着适合馆配渠道的精品好书的增加,四川人民社及时调整渠道策略,从社领导到发行部门,都更重视馆配市场,并对渠道及时做出调整,如按大区划分,设置专有业务人员精耕细作,并充分体现新华文轩领导提出的“三精”(精准、精细、精品)出版精神。

具体来看,主要工作内容体现在两个方面。首先,重视以北京人天和武汉三新等全国性民营馆配商为代表的重点渠道,积极开拓有馆配业务的中小型馆配渠道,加大馆配市场走出去力度。这其中,相关人员做了一系列的工作——了解图书出版计划,做好图书上市前信息沟通交流工作,及时将图书信息传递到各大馆配商,做好推介工作;寄送样书给各大馆配商,在重点馆配商建立样本库或样本专架;与馆配商达成重点合作意向,积极参与其各种营销推广活动,加大备货仓备货品种及数量,及时满足各大图书馆的采购需求;学习了解图书产品,熟悉产品内容及卖点,积极参与各种馆配会,针对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做有针对性的推广介绍,提升采订效率;在加大与重点馆配商合作的同时,积极拓展与多家有馆配业务的中小型馆配客户的联系;在做好国内馆配市场的同时,加大馆配实物输出力度,实现产品“走出去”,我社连续多年获誉“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100强出版社”。

其次,整体来看,我们重视终端图书馆信息收集,加强社馆之间的信息交流。除了从出版供应端到馆配商再到图书馆的信息输出,还利用各种馆配会、交流会等机会,收集终端图书馆的信息及联系方式,日常加强图书信息交流,将适销对路的图书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推荐,查漏补缺,对缺藏图书、套系图书、高码洋图书加大推介工作,由图书馆向馆配商提交采购需求,进一步提升我社图书在市场的销量。

我们进一步的工作方向,一是针对四川人民社的图书选题,提前加强与馆配商的沟通交流,向产品定制或项目方向发展;二是进一步加强馆社交流,向图书馆直接推荐、传达相关图书信息,满足不同类型图书馆的采购需求,做好馆配市场服务工作,满足图书馆读者需求。

0
北京唐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官方二维码

二维码关注

北京唐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© 版权所有     ICP备案号:京ICP备17057476号 

技术支持:广佳网络
384810027 010-57790310 二维码 TOP